陕西:12批次刹车片不合格kaiyun网页版

  常见问题     |      2024-04-06 20:45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11月24日,陕西省工商局公布该省流通领域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俗称刹车片)质量抽检结果,标称商标为“广汽HONDA”等12批次样品不合格。

  今年8月至10月,陕西省工商局组织开展了流通领域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质量抽检,共抽检样品30批次(其中,盘式片29批次,鼓式片1批次)。

  抽检样品分别来自西安、汉中和西咸新区3个市(区)的汽车4S店、专业汽车配件市场、品牌汽车配件地区代理商或批发商。共从21家销售单位随机抽取了19家标称生产企业生产的21批次商品和9家标称供货商(或进口商)的9组车用制动器衬片商品(其中,西安抽取14批次,汉中抽取5批次,西咸新区抽取11批次)。样品品牌涉及天合汽车、博世、北京赛龙、相信制动、泰明顿、曙光制动、信义、重庆红宇、珠海格莱利、广东富华等十多个常见车用制动器衬片品牌,涉及奥迪、标志、本田、奔腾、别克、大众、福特、起亚、日产、斯柯达、斯巴鲁、通用、现代、英菲尼迪等常见车型。

  本次抽检依据国家标准GB 5763-200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GB/T 22309-2008《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 盘式制动块总成和鼓式制动蹄总成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22310-2008《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 盘式制动衬块受热膨胀量试验方法》、GB/T 22311-2008《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 压缩应变试验方法》、GB/T 28863-2012《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样品明示质量要求实施商品质量和监督总体判定。盘式片检验项目有:摩擦性能(含摩擦系数、磨损率、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剪切强度、热膨胀率、压缩应变(常温、400℃),共4项;鼓式片检验项目有:摩擦性能(摩擦系数、磨损率、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冲击强度,共2项。

  经检验判定,30批次样品中,合格18批次,不合格12批次,合格率为60%。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摩擦性能、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3项指标。

  陕西省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俗称刹车片),是汽车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汽车的制动全靠它与制动盘(鼓)的摩擦来实现,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正确选购和使用合格品质的刹车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1.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首先看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正规厂家生产的刹车片,包装印刷比较清晰,有许可证编号、指定摩擦系数、执行标准等,包装盒内则有合格证、生产批号或日期等信息。

  2.根据具体车型选用与之相匹配的刹车片。尽量从厂家直销的商店购买纯正的配套产品,或到指定的汽车维修点更换刹车片。千万不可贪图便宜,购买劣质、低价的刹车片,从制造成本来讲,这样的刹车片很可能使用的是低劣原料,其制动性能无法保证。

  3.优质的刹车片,表面均匀,整体工艺精细,刹车片非摩擦面的标识字体刻印清晰。

  4.同一车轴上制动蹄(块)必须同时更换,而且必须是同一种制动蹄(块),材质尽量一致,以保持左右制动力的一致。

  5.在选购制动蹄(块)时,要检查产品表面,对有油污、裂纹、起泡、沟槽等缺陷产品,不要选购。

  1.刹车片的厚度小于车辆制造商允许的最小维修标准(一般为厚度还剩原来的1/3时)时。

  4.刹车片在刹车时有异常响声。一般情况下,如果固定式制动钳上的刹车片两边厚度差达到1.5mm时,浮动式制动钳上的刹车片两边厚度差达到3.0mm时就需要进行更换了。但是,只通过简单的外表观察无法准确判定刹车片是否过度磨损,最好用尺子测量刹车片最薄处,看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参考具体车型维修手册)。如果新换刹车片在刹车时有尖叫声,一般是不会影响刹车性能,经过磨合后就会逐步恢复正常。

  另外,消费者还应特别注意车辆长时间行驶下坡路,且载重量过大、刹车制动使用频繁时,这样极易造成刹车片工作温度过高,导致刹车失灵,这是每位驾驶者都不容忽视的。所以,每位驾驶人员平时都应多了解一些刹车片基本知识,关注刹车片的选择和使用规范也非常必要。

  摩擦性能 该项目不合格的突出表现为指定摩擦系数允许偏差过大,超过标准规定范围。

  剪切强度 该项目不合格体现在钢背与衬片之间粘结强度不够,受到剪切力时可能破坏、甚至断裂,使得车辆瞬间失去制动作用,直接导致行车危险或事故发生。

  冲击强度 该项目不合格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企业采用的纤维原材料强度不达标,车辆制动时衬片容易断裂、掉块甚至破碎,致使制动效果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制动作用。

  摩擦性能(指定摩擦系数150℃降温、200℃降温、250℃降温、300℃降温、350℃升温)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