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促进科技类社会团体发挥学术自律自净作用专项行动的通知
4月8日,一架从北京飞来长沙的波音757客机安全降落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助力飞机平稳降落减速的刹车片,就产自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黄伯云介绍,国产大飞机C919也将使用长沙制造的飞机机轮、轮胎和刹车系统。“国产大飞机的机轮刹车系统,将由博云新材和美国霍尼韦尔在长沙合资组建的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提供,我们的产品性能比国外好,由于在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成本比国外要低,在中国国内售后服务会很方便。”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民航飞机刹车片主要依靠进口。为了解决国产化问题,黄伯云教授领衔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经过15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脱胎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的“博云新材”,依托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科研成果源源不断产业化;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又为科研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形成良性循环,公司产销两旺、生机勃发。
1988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黄伯云教授对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感到震惊:科研成果开完鉴定会后,也就意味着将被束之高阁;搞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表论文、评职称,鲜有成果真正走向市场。“如果一个科学家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转变为生产力,那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家。”
在目睹了大量科研成果因时过境迁而被浪费后,中南大学开始酝酿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建立一种保障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2000年3月9日,中南大学颁发《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两个70%”正式出台,即:将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府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这是个什么概念?比如新办企业,某教授一个成果作价100万元入股,其中的70万元就归了教授本人;课题结余经费100万元拿去入股,其中70万元就属课题组成员。
“两个70%”的办法犹如一把“手术刀”,一刀割除科研人员在分配体制上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顽疾”后,学校蕴藏的巨大智力和技术资源迅速被激活。
为使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2001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整体改制为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飞机的起降和滑行离不开刹车副。用炭/炭复合材料制造的炭盘,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是金属材料的4倍,重量只有其1/4,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英、法3国实现了金属材料向炭/炭复合材料的升级换代,它们垄断着制备技术,我国飞机使用的这种刹车材料全部依赖进口,一旦国外实行禁运,将严重威胁我国航空战略安全。
“博云新材”,这家由国内顶尖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专家团队组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把目光瞄准了摩擦制动材料和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研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在国内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公司形成了最完善、竞争力最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链条。基础研究依托中南大学,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在公司完成。完善的产业化链条,使得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将行业内最新的先进技术应用于规模生产中,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胜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飞机刹车片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和法国之后,第四个能够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飞机刹车片的国家。公司开发的飞机刹车副产品已获得波音、空客系列飞机多种机型的生产许可证,为国内取得PMA证书最多的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公司产品价格要比国外产品便宜30%以上,具备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2005年,“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产品”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博览会金奖。
2009年9月28日,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首日市值达11.56亿元。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刹车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而中国摩擦与密封材料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刹车片生产企业有近500家左右,但80%以上的企业规模较小。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汽车刹车片行业面临着环保化和高性能化转型,环保型高性能刹车片除要满足高温衰退小、磨损率低、摩擦系数稳定等要求外,还应具有振动小、噪声低、落灰少等环保人性化的性能特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点。
“博云新材”旗下子公司湖南博云汽车制动材料有限公司,在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产业示范化工程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在半金属陶瓷基刹车片、低金属陶瓷基刹车片和非金属陶瓷基刹车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成功应用于环保型高性能汽车上,在国内刹车片行业,该公司在配方技术和装备技术方面名列前茅。
博云汽车制动已完全掌握陶瓷基刹车片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已大批量生产;公司目前的客户主要有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长丰等14家主机厂,市场基本覆盖了国内民族品牌汽车。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让“博云新材”的市场之路越走越宽。公司董事长刘文胜目前还担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特种材料研发”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同时担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他坦言,“博云新材”崛起的奥秘,关键是“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构建。“由于冲破了传统观念和因之而形成的管理体制的束缚,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蕴藏的巨大智力和技术资源正被‘博云新材’这个市场载体快速激活。”
“博云新材”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红利。和全国所有高校、科研院所一样,“博云新材”的前身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科技市场化之路并不平坦。以往,学校的科研是封闭式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为改变这一状况,2000年,中南大学出台新规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科技型企业,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此同时,湖南省和长沙市积极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多种协同创新模式,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共建企业研发中心,企业以委托研发方式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以项目技术为纽带,共同组建开发实体,转化科技成果。
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是“博云新材”发展的不竭源泉,必将引领“博云新材”不断勇攀高峰,实现成功梦想。
坚持依靠科技创业创新创造的博云,必将与时俱进,攻克各项技术难关,超越自我,创博云品牌,以产业报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大家十年如一日的孜孜追求,成就了今天的“博云新材”,成就了飞机国产刹车片飞上蓝天的梦想。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胜介绍,要让碳原子在碳纤维编成的“炭毛坯”里“听话”地有序排列,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却极高,创业相当艰辛。
刚开始从事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时,身为课题组组长的黄伯云院士,饱含激情,身先士卒,抬机器,扛氮气瓶、丙烯瓶,调温度,样样都干。为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技术攻关上,课题组成员顶着酷暑,在没有空调、室温40多摄氏度的实验室挥汗如雨埋头钻研。
10月怀胎,第一炉产品出炉的日子终于来啦!大家聚集到炉前,浸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期望,结果却令人大为失望:第一个“胚胎”是一堆黑炭团!
不被挫折压垮,不断改进工艺,屡败屡战,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终于,一炉浇注心血汗水的炭/炭刹车盘在粉末冶金研究所的中试生产线制成了,中南大学成为国内首家掌握该项制备技术的高校。
为使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2001年,学校联合中航材、湖南高创投等单位,将粉末冶金研究所改制,发起设立了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7月,投资1.5亿元的博云新材青山基地奠基,设计能力为年产1万套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以及航天火箭喷管、喉衬材料等系列产品。
曾在青山基地项目部工作过的员工都记得那时的艰苦。土地平整后,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每天往返学校和基地之间,只有一台皮卡车作交通工具;工地用水需要用水泵加长管从村民的沟渠里抽取,更别说解决喝水难题,无论老少每天出发前都要携带装满水的超大号水杯;午休就在简易工棚打个盹,做饭就在工棚旁临时支个锅。
基地在建设中,炭/炭刹车盘的试验还在深度研发。为了求证生产出的炭盘各项性能是否符合刹车要求,必须在中止起飞、正常刹车、最大载重量等条件下进行惯性台试验。
科研人员在桂林做惯性台试验,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试验数据需要比对刹车性能要求对工艺进行调整更改。
2001年11月,第三次试验,计算机屏幕上终于出现了期待已久的曲线:成功了!
在场的科研人员相拥而泣,30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孕育”了国产炭/炭刹车副。